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
“视若无睹”究竟为啥?科学家有了最新发现
2022-05-16 16:06:16   来源:

  意识如同海面上漂浮的冰山,人们能看到的其实只是很小一部分,而绝大部分则藏在了深海。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戴辑团队,揭示了视觉感知从无意识到意识下,再到意识上涌现过程中,大脑各区域神经信号的动态变化特征,从而增进了对意识形成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的理解。该成果论文已于近期发表于学术期刊《创新》(The Innovation)。

  作为论文通讯作者,戴辑说,长期以来,理解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一个巨大的科学挑战。在生物学层面,意识研究可分为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研究大脑形成清醒、昏迷等整体意识状态的神经基础;另一个是研究感知觉层面的意识,如人们眼睛所看到的景象,在经由视觉系统传入大脑之后,是如何让人们产生意识上的视觉感知的。

  然而,眼睛“见”到,并不等于意识“感知”到,“视而不见”的现象也时常发生。这种经过视觉系统加工,却不能形成视觉感知的信息就称为“意识下”的视觉信息,而成功形成视觉感知的信息,则称为“意识上”信息。

  研究人员发现,在实验条件下,利用双眼竞争的连续闪烁抑制范式,可以调控视觉输入是进入意识下还是意识上加工。例如,给左眼呈现强烈的快速闪烁马赛克刺激,同时给右眼呈现亮度较低的物体图像,可以给人造成在感知觉上完全“看”不到物体的现象,此时即为“意识下”的感知;只有当右眼的图案亮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人才能逐渐看到右侧物体的存在,此时才形成“意识上”的感知。

  那么,视觉感知在从意识下,逐渐涌现到意识上的过程中,大脑的神经信号是如何变化的呢?

  研究人员利用连续闪烁抑制范式,通过颅内电生理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清晰地描绘了这一变化过程。结果发现,在从无刺激到意识下转换的过程中,全脑的功能连接强度是增强的,而从意识下到意识上的转换则是减弱的。

  “这表明,大脑在形成感知意识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全脑的同步性。而在意识形成之后,则不需要再维持全脑的高同步性。”戴辑说。

  他告诉记者,为了从海量的全脑尺度颅内电生理信号中发掘出导致不同意识状态转换的关键信息,同时避免先验假设的误导,研究团队引入了机器学习,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来挖掘不同意识阶段的信号特征。

  研究发现,在从无意识到意识下的转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额叶-顶叶联合区,以及部分的颞叶/枕叶区,而在从意识下到意识上的转换过程中,主导的则是额叶区和颞叶区。此外,在这两次状态转换中,有9个脑区的数值指针在第二次转换中显著高于第一次,表明这些脑区在意识的涌现过程中扮演关键作用,并且这些脑区在分布上形成了一个以颞上回-颞上沟为中心的集群。

  此外,戴辑团队研究分析了42个颅内电生理信号特征,发现相对能谱功率和方差在所有频段信号,及两次意识状态转换中都展示了相对较高的特征重要性。研究人员推测,这些特征或许可以用作临床上检测意识状态的生理标记。

  该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意识调制连续闪烁抑制范式、大规模的颅内脑电记录技术及基于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揭示了视觉意识涌现过程中全脑尺度的神经信号变化特征,指出主导不同意识状态转换的关键脑区以及脑电信号中的关键特征。

  “我们的结论在部分符合经典的意识理论的同时,也对过往的一些实验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有望促进新的意识理论形成,助力科学界理解‘意识的生物学本源’的终极问题。”戴辑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