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
2、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
3、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
4、 月落夜深,繁霜暗凝。
5、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
6、“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7、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
8、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